慈鸿飞教授
慈鸿飞,男,汉族,1948年11月生,辽宁盖县(盖州市)人,硕士学位,教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特聘教授兼所长、专门史学科学术带头人,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兼职教授,江苏省农业历史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历史学会理事。
人物履历
1968年—1975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知识青年及海伦县中学教师;
1975年—1981年哈尔滨市第二住宅建筑公司及所属工区文书、干事;
1980年2月—1982年1月 黑龙江大学英语系读书;
1982年2月—1984年12月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
1985年—2001年先后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专业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9年晋升研究员,2001年由南开大学学位委员会评聘为博士生导师;
1996年被邀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2002年月至今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中国经济史研究所特聘教授、所长。
社会任职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中华人物辞海》特约编委;
四川省社科院当代改革与发展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获奖情况
《20世纪华北与四川地区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1996年完成的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项目获世界银行资助;
《20世纪华北农村隐性资本市场》1997年获“第九届太平洋盆地国家、地区财政金融会议优秀论文奖”。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近代中国政府的经济改革(以国民政府及其经济政策研究为主)和近代中国农村市场及近代西部开发研究。
近五年先后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子项目、新闻出版署重大课题子项目、南开大学211工程项目、南京师范大学211工程项目等多项重要课题;
主要论著
在权威期刊《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9年3期:《20世纪前期华北地区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各发表论文1篇,出版专著2部,主编《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经济与社会》1部,参编多部;2003年以《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中国近代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商务)一书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并曾获2000年南开大学第三届人文社科优秀学术论文奖及其它多种奖项。
主要论著 |
刊物 |
年度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 |
经济社会史评论 |
2013年 |
村社共有土地份地制的历史考察 |
中国农史 |
2013年 |
从经济史视角系统研究中国近代广告的第一部学术力作——评秦其文教授《中国近代企业广告研究》 |
中外企业家 |
2011年 |
《20世纪河北与内蒙古地区土地改革变迁及其实效》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2011年 |
民国时期皖南永佃制的比重、分布及性质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10年 |
《西部农业开发与生态中外比较》 |
商务印书馆 |
2007年 |
农地产权制度选择的历史和逻辑——论国家与农民二元产权 |
江海学刊 |
2007年 |
城居地主与近代江南农村经济 |
中国农史 |
2006年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6年 |
|
《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经济与社会》 |
兰州大学出版社 |
2005年 |
1912—1949年西北地区农业资源开发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4年 |
民国时期中国西部农业资源开发 |
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2002年 |
《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 |
商务印书馆 |
2000年 |
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 |
中国社会科学 |
1998年 |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the Development of Towns andMarketing Villages in Modern China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
1997年 |
孝感学院学报 |
1997年 |
|
中国金融市场化的测度指标及其进程 |
天津社会科学 |
1997年 |
近代中国镇、集发展的数量分析 |
中国社会科学 |
1996年 |
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在清末的产生、特点及历史作用 |
南开经济研究 |
1994年 |
清末经济政治制度的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
历史教学 |
1994年 |
二三十年代教师、公务员工资及生活状况考 |
近代史研究 |
1994年 |
理论与现代化 |
1994年 |
|
关于1935年国民党政府币制改革的历史后果问题辨析 |
南开经济研究 |
198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