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英才
程杰
发布时间: 2016-10-31 浏览次数: 5103

程杰教授

../../../../../Local%20Settings/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4719.png

 

程杰,男,汉族,1959年3月生,江苏泰兴人。文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宋代文学学会理事。

 

 

 

 

人物履历

1975年中学毕业,农耕三年;

1978年考入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1982年本科毕业;

1985年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87年起任讲师,1993年起任副教授;

1991年至1994年在职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1999年任现职至今。

 

所获荣誉

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000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3159278-fm-b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研究方向为唐宋文学、中国文学与文化等。1985年以来主要从事宋代诗文的研究,主要成果有《北宋诗文革新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7年版、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另承担江苏省“九五”社科规划项目“宋诗学案”等科研任务。1998年以来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花卉题材文学与花卉文化的研究,承担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中国花卉题材文学和花卉审美文化研究”。

主要论著 

主要论著

刊载

年度

论花卉、花卉美和花卉文化

阅江学刊

2015年

论中国水仙文化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水村山郭酒旗风 杏花消息雨声中:中国杏文化的发展历史

文明

2015年

宋辽金元歌谣谚语集》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年

论中国花卉文化的繁荣状况、发展进程、历史背景和民族特色

阅江学刊

2014年

日藏《全芳备祖》刻本时代考

江苏社会科学

2014年

朱陈村的地理信息和文化意义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4年

论中国古代芦苇资源的自然分布、社会利用和文化反映

阅江学刊

2013年

濮州杜默、和州杜默及其手植梅考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

论梅花的“清气”、“骨气”和“生气”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3年

《全芳备祖》编者陈景沂生平和作品考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

论昆明黑龙潭“唐梅”的历史景象和文化意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3年

《全芳备祖》的抄本问题

中国农史

2013年

滁州醉翁亭欧公手植梅花考

滁州学院学报

2012年

宋代杜默生卒、籍贯考及其作品辑佚

文学遗产

2012年

论杭州超山梅花风景的繁荣状况、经济背景和历史地位

阅江学刊

2012年

王冕隐居绍兴城南九里考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民国时期中山陵园梅花风景的建设与演变

南京社会科学

2011年

古代五大梅花名胜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

阅江学刊

2011年

中国水仙起源考

江苏社会科学

2011年

浙江长兴梅栽培历史考

浙江社会科学

2010年

“二十四番花信风”考

阅江学刊

2010年

湖州梅花名胜考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梅花的历史文化意义论略

文化学刊

2010年

林逋孤山植梅事迹辨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年

《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一书出版发行贺词

江苏政协

2010年

苏轼与罗浮梅花仙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

岭南罗浮梅花村考

学术研究

2009年

论中国文学中的杏花意象

江海学刊

2009年

论中国古代文学中杨柳题材创作繁盛的原因与意义

文史哲

2008年

扬州梅花名胜考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

中国梅花审美文化研究》

巴蜀书社

2008年

梅文化论丛》

中华书局

2007年

杭州西溪梅花研究——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二

浙江社会科学

2006年

中国梅花题材音乐的历史演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

苏州邓尉“香雪海”研究——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一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

《梅花三弄》起源考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6年

论庾岭梅花及其文化意义——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关于梅妃与《梅妃传》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年

论庾岭梅花及其文化意义——中国古代梅花名胜丛考之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5年

龚自珍《病梅馆记》写作时间与相关梅事考

江海学刊

2005年

刘基《张雨墓志铭》及相关问题

浙江社会科学

2005年

论花光仲仁的绘画成就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5年

墨梅始祖花光仲仁生平事迹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牡丹、梅花与唐、宋两个时代——关于国花问题的借鉴与思考

阴山学刊

2003年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第4卷 宋辽金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

宋代咏梅文学研究》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2年

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上)

阴山学刊

2002年

宋代咏梅文学的盛况及其原因与意义(下)

阴山学刊

2002年

梅花象征生成的三大原因

江苏社会科学

2001年

从魏晋到两宋:文学对梅花美的抉发与演绎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

林逋咏梅在梅花审美认识史上的意义

学术研究

2001年

梅花的伴侣、奴婢、朋友及其他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梅与雪——咏梅范式之一

阴山学刊

2000年

梅与水、月——一个咏梅模式的发展

江苏社会科学

2000年

北宋诗文革新研究》

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宋诗学导论》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年

梅花意象及其象征意义的发生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北宋京东文人群体及其诗文革新实践

文学遗产

1996年

宋初三朝的崇文风气与文风的演进

江海学刊

1996年

诗可以乐——北宋诗文革新中“乐”主题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

1995年

宋诗“平淡”美的理论和实践

学术研究

1995年

云》

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5年

中国文人风情大观》

河海大学出版社

1990年

论词所体现的音乐艺术精神

学术研究

1987年

 

上一篇: 戴传超下一篇: 包建春
Copyright © 2009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学林路2号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