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英才
吴康宁
发布时间: 2016-11-01 浏览次数: 5294

吴康宁教授

 

 

 

IMG_256 吴康宁,男,汉族,1954年5月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共党员,教育学硕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兼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学科规划组成员。

IMG_256

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教育专业;

1986年获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并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同年因母校教学科研需要,主动中断留学,提前回国工作。

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

2003年1月起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曾获荣誉

江苏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

IMG_256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培养人选;

南京师范大学首届“奕熙精英教师”奖获得者;

《教育社会学》(全国高校文科教材,副主编)获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99);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与多媒体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的理论与实践》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009);

《教育社会学》(专著)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9)、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3); 

《课堂教学社会学》(专著)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

 

IMG_256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与教育基本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先后承担“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课程的社会学综合研究”及“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与中国教育的转型”等科研课题,出版学术译著《非学校化社会》及学术专著《教育社会学》、《课堂教学社会学》等,在《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和荣誉称号。

 

主要论文专著

IMG_256 专著:

1、《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课堂教学社会学》(合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

3、《课程社会学研究》(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教育与社会:实践、反思、建构》(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假如大师在今天当老师:吴康宁教育随笔集》,广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6、《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教育改革的“中国问题”》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主要论文

主要论著

刊载

年度

探索立德树人的教育规律

光明日报

2015年

及早谋划省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的国家战略

教育科学文摘

2015年

教师应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

角色困扰:影响大学校长领导力的重要原因

探索与争鸣

2015年

教育的品质:教育强国的“软实力”

教育发展研究

2015年

“生命·实践”教育学:为教育学赢得学术尊严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5年

改革·综合·教育领域:简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

教育研究

2014年

“人民满意的教育”何处寻

教师

2014年

自我革命: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绕不过去的坎

江苏高教

2014年

教育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国家智库

中国高等教育

2014年

关于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评价问题的若干思考

中国教育学刊

2014年

从明年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3年

结构的力量:社会结构与高等教育分流结构关系研究:基于9省13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的实证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

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怎样的社会支持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

理解“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3年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三个前提性条件

探索与争鸣

2013年

李吉林情境教育思想研究

信息教研周刊

2013年

深化教育改革需实现的三个重要转变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

不自尊的大学没资格培养创新人才

中国青年报

2013年

创新人才培养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

2013年

主持人的话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反思我国教育改革的舆论支持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2年

师爱不是什么样的“爱”

辽宁教育

2012年

赞同?反对?中立?:再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教育科学文摘

2012年

政府官员的角色:学校改革中的一个“中国问题”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2年

教育改革成功的基础

教育研究

2012年

信息技术“进入”教学的四种类型

课程·教材·教法

2012年

政府部门超强控制:制约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一个要害性问题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

“教育之真谛”保持必要的张力

教师

2011年

从利益联合到文化融合:走向大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

“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年

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年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三十年发展(1979-200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年

关于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条建议

中国德育

2009年

儿童的自主创新:天性、天能与天权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9年

李吉林教育思想基本特征与情境教育研究拓展空间

课程.教材.教法

2009年

从明年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中国德育

2009年

教育改革社会学研究的兴起及发展路向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9年

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

当代教师教育

2009年

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

教育研究

2008年 12期

德育三原则:神圣、日常、有趣

中国德育

2008年

“人民满意的教育”何处寻?

教师博览

2008年

当前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年

为什么学校会对学生的发展不负责

教育研究

2007年

谁支持改革——兼论教育改革的社会基础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7年

从“接受与模仿”到“研究与建构”

天津教育报

2007年

教育之真谛:保持必要的张力

教育科学论坛

2007年

转型:信息时代学校教育的选择

人民教育

2007年

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6年

阅读:人生乐章中美丽的音符

阅读

2006年

无条件的道德要求与有条件的道德行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内在紧张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年

学校的社会角色:期待、现实及选择——基于社会学的审视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5年

关于“思想”的若干问题:一种社会学分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年

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关于人的一个假设

高等教育研究

2005年

“有意义的”教育思想从何而来——由教育学界“尊奉”西方话语的现象引发的思考

教育研究

2004年

对我国教育社会学发展的思考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

“教育批判”的困境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4年

学生仅仅是“受教育者”吗?——兼谈师生关系观的转换

教育研究

2003年

学校课程标准的社会形成

教育科学

2003年

教师:一种悖论性的社会角色——兼答郭兴举同志的“商榷”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3年

知识社会中“工作成人”学习的基本特征

教育科学

2002年

教育研究应研究什么样的“问题”——兼谈“真”问题的判断标准

教育研究

2002年

自主创新:幼儿的天性、天能与天权

学前教育研究

2002年

充当学科带头人:意涵与要件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

课程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上海教育科研

2002年

教师是“社会代表者”吗——作为教师的“我”的困惑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年

谁是“迫害者”——儿童“受逼”学习的成因追询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2年

一种鲜活的课程语言——淮阴师范附属小学综合课程实验研究评述

江苏教育

2001年

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的“社会架构”——中国大陆与台湾小学“社会课”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1年

意义的生成与变型:“课程授受”的社会学释义

教育发展研究

2001年

中国大陆小学“品德”教学大纲的社会学研究——兼与台湾小学“道德”课程标准相比较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

价值的定位与架构:课程目标的一种社会学释义

教育科学

2000年

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年

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

课程.教材.教法

2000年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取向研究

教育研究

2000年

“课程内容”的社会学释义

教育评论

2000年

教会选择:面向21世纪的我国学校道德教育的必由之路──基于社会学的反思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

教育社会学视野中的班级:事实分析及其价值选择——兼与谢维和教授商榷

教育研究

1999年

简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8年

课堂教学社会学研究中的现场观察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8年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视角

上海教育科研

1998年

教育的社会功能形成问题再审思——兼答赵婷婷同志

高等教育研究

1997年

经济结构对教育职能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7年

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下)

全球教育展望

1997年

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上)

全球教育展望

1997年

社会变迁对教育变迁的影响:一种社会学分析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年

课程的社会学研究简论

教育研究

1997年

课堂教学的社会学研究

教育研究

1997年

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

高等教育研究

1996年

学校组织的价值取向:一种社会学分析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6年

教学的社会学模式初探

教育研究

1995年

我国留学人员回归工作的回顾与思考

教育导刊

1995年

对教育整体改革实验若干问题的思考

教育研究

1995年

中国留学人才外流的成因

教育评论

1995年

关于“课内外教育教学一体化”的实验研究

教育研究

1994年

 

 

上一篇: 王菡薇下一篇: 卫海燕
Copyright © 2009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学林路2号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