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红
方晓红,女,汉族,1951年5月出生,籍贯浙江慈溪。博士,新闻学博士后,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江苏省重点学科新闻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新闻学品牌专业学术带头人、国家新闻学特色专业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新闻传播类学科带头人,校“211工程”项目“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主持人。
人物履历
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
1982年至1988年,毕业留校,先后在武汉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
1988年调入南京,任教于河海大学社会科学系;
1995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在新闻系任教至今;
其间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博士,并获文学博士学位,随后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
社会任职
武汉大学媒介发展中心研究员;
郑州大学新闻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
教育部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全国师范院校新闻传播院系协作会会长;
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理事;
江苏记者协会常务理事等职。、
获得荣誉
曾获湖北省、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获全国教学先进经验与教学案例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教书育人奖、南京师范大学第八届教学成果奖等在内的数十项其它类别奖项、2014年获南京师范大学“奕熙精英教师奖”等数十项荣誉。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主要为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她曾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两项,分别为:“苏南农村大众传播媒介与政治、经济、文化互动关系研究”、“传播媒介对‘三农’的作用及指标体系研究”,并主持或参加“江苏农村受众与大众传播媒介接触状态的发展关系研究”、“政府网络媒介与提升农民素质研究”等五项省级项目以及多项横向项目。
主要论著
主要论著 |
刊物 |
年度 |
我国抗战新闻史研究的补白之作--评《桂林抗战新闻史》 |
青年记者 |
2014年 |
公共话语空间与媒体的社会责任 |
新闻爱好者 |
2013年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2年 |
|
《新闻春秋》第十二辑 中国新闻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闻传播专题史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年 |
传媒观察 |
2010年 |
|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Observation on Ultrastructures in Plant Cells |
JOURNAL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 |
2010年 |
论地方电视台对农传播的方式及内容 |
电视研究 |
2009年 |
人民出版社 |
2008年 |
|
1977年冬,一次不同寻常的考试 |
新闻天地 |
2007年 |
媒介对三农作用指标体系的研究路径及功能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
|
《历史,在我们笔下》:以治史的精神成就新闻 |
传媒观察 |
2006年 |
论梁启超的报刊理论与小说理论之关系 |
江苏社会科学 |
2006年 |
从管理文化谈报纸采编运行机制的变革 |
新闻战线 |
2005年 |
论《人民日报》“农民形象”塑造——兼议衡量媒介三农报道的一个重要指标 |
新闻界 |
2005年 |
由人民日报“三农”报道浅议媒介有效信息 |
新闻知识 |
2005年 |
从“党性原则”到“三贴近原则”——论中国党报理论的发展与党报改革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年 |
大众媒介与苏南农村文化生活关系研究 |
当代传播 |
2004年 |
新闻受众接触媒介时的心理特征 |
采·写·编 |
2003年 |
农村的变革与大众媒介发展的互动关系——江苏农村受众调查的启示 |
新闻知识 |
2003年 |
以人为本:“三贴近”的本质内涵 |
传媒观察 |
2003年 |
对农村受众选择电视节目倾向的研究——江苏农村受众的实证调查 |
电视研究 |
2003年 |
经济信息在苏南农村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 |
新闻与传播研究 |
2002年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2002年 |
|
以经济信息促农村经济发展——试评《新华日报·城乡大市场》专版 |
传媒观察 |
2001年 |
《报刊·市场·小说:晚清报刊与晚清小说发展关系研究》 |
南京师范大学 |
2000年 |
新闻知识 |
2000年 |
|
明清小说研究 |
1999年 |
|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报刊事业简论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8年 |
晚清小说与报刊媒体发展之关系 |
江海学刊 |
1998年 |
关于胡适论《孽海花》之结构的批评 |
明清小说研究 |
1998年 |
新闻记者 |
1998年 |
|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报刊事业的特点 |
新闻大学 |
1998年 |
论信息报的产生与受众市场的形成条件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7年 |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
1996年 |
|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96年 |
|
史可鉴今——从《良友画报》谈起 |
焦鄄? |
1995年 |
新闻大学 |
199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