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妙笔涂丹青, 巧手绘人生——美术学院高柏年教授访谈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5-06 浏览次数: 2715

2019424日,档案馆副馆长薛艳、档案收集部刘婧婧、文学院学生黄川琳一行三人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高柏年教授。高柏年教授亲切接待了我们,就自己在南师学习与工作的经历、美术作品创作感悟、美术教学经验、国外访学经历以及对祖国美术事业的感想等方面,与我们促膝长谈。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高柏年教授也发自内心地表达了对祖国诚挚的祝愿。

 

艺术人生

高柏年教授出生于1949年,是江苏南京人,1982年在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后便留校任教,曾任美院硕士生导师和绘画系主任,并出版多部专著,主编全国高师美术专业必修课教材《水粉》,从事于素描、油画、水粉画等画种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已有三十余年的丰富经验。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水彩画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作品曾多次入围全国水彩、粉画展和全国美展,并获得诸多奖项。其中,画作《有羊头骨的静物》在1996年第三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览中展出。画作《烙印一一南京大屠杀60年祭》在1998年第四届全国水彩画、粉画展中展出,同时斩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这是当时水粉画历来所获得的最高奖项,意义十分重大。

现在,高教授以70岁的高龄,仍然笔耕不辍,坚持创作与国家、党和人民息息相关的艺术作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高柏年教授正是用自己的人生践行着这句名言的真谛,不断刺激自己的创作灵感,锤炼自己的艺术修养。

妙笔生花

谈及如何创作出像水粉画《烙印一一南京大屠杀60年祭》这样充满着浓重的家国和民族情怀的优秀作品。高教授便回忆起了当时创作这幅作品的历程。高教授说,创作这幅画作一直是自己的心愿。自己从1988年就已经开始酝酿创作该幅画作了,到1998年创作完成,前后历时长达10年。当时创作的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高教授认为,水粉画虽然是小画种,但是应该也能反映大题材。二是高教授作为南京本地人,对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大题材有一定的了解,感触很深,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反映历史真相,号召社会大众去关注历史事实。再加上当时日本右翼势力有种种匪夷所思的表现也刺激到了自己。因此,在多个因素的推动下,高老师亲自去访谈当时还健在的幸存者,收集众多素材,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查看大量的资料,旨在从史实、物证的角度去还原真相,拿起手中的画笔,完成了创作。这样不畏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当代青年人尊敬和学习。而高教授对国家与民族,自始至终都怀抱着一颗赤诚之心,则更令人感触和动容。

雷诺兹曾说:“屋中有画,就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在高教授的家中,几乎每面墙壁上都悬挂着自己的画作。缤纷的色彩,光影的交织,无一不蕴含着高教授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哲思。创作灵感是一名艺术家必备的精神食粮。高教授的创作灵感有两大源泉,一个是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情结。二个是自己情感的传达。高教授认为,许多静物画所描绘的物品大都是人们在生活中使用的东西,这些物品都留下了人的痕迹,有温度,有故事,能给人画外的联想,是表达自己情不自禁的感情的绝妙载体。

谈到自己最得意的画作,高教授说,自己对党是满怀崇敬与忠诚之心的,每个党的纪念周年都会给自己定目标,为党创作作品,向党致敬,为党献礼。庆祝建党60周年,高教授就创作了《纪念520学生运动》历史画,庆祝建党70周年,他又创作了一幅油画《自卫反击战》,并在全国获奖。而在庆祝建党80周年之际,高教授所创作的组画《我心向党》,则是最令自己满意的作品。这一组画由三幅单画组成,分别使用美术作画工具和劳动工具将党徽形象化,包括锋利的镰刀、油画刮胶做底子用的刀、用来夯实泥土的锤子、雕塑的工具等等。绘画中运用了超写实的手法,洋为中用,生动而深切地表达了高教授自己一心向党的心声。

 春风化雨

新时代的高校教育要面向全世界,只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学科建设经验,才能广泛地利用国际信息资源这一无形的宝库,才能融入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潮流,才能使学科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的培养具有国际性,把南师推向国际化发展的轨道上。

在高教授三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2007年南师大美院往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的驻学互访活动。高教授说,我们只有到国外,走出去看才能接触到大量的油画艺术真迹。俄罗斯拥有丰富的油画馆藏,在访学的日子里,我们流连于莫斯科的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和彼得堡的俄罗斯博物馆等艺术圣地,参观学习了俄罗斯绘画艺术和美术教育,贴近了马尔蒂尼、达芬奇、提香、鲁本斯、伦勃朗等等彪炳史册的艺术巨匠。我们还在风景宜人的古城弗拉基米尔抓紧时间写生,白天作画,晚上交流学习心得体会,获得了专业学习上在国内无法获得的补偿。另外,我们这次驻学活动还引起了俄罗斯人的关注,当地媒体报道了我们的情况,我们的表现在几个城市的师大校长间也传为美谈。最后,我们赴俄的全体师生带着学习经验满载而归,成功开展了作品汇报展。

谈及美术教育教学的特点,高教授说,自己戏称美术教学是“四无”教学。第一,无课时。老师讲课与学生创作都没有时间概念,很多时候是停不下来的。第二,无讲台。老师不是在讲台上说话讲课,而是站到每个学生面前,与每个同学个别交流,因材施教,进行的是个性化教学。第三,无教材。美术专业虽然有通用教材,但是上课时老师教的基本上都是自己的感悟,而每个老师的感悟都不同。因为艺术教育具有多样性,不可能一套模式用下来,艺术是不断发展的,艺术是一直会有新的东西添加进来的。尤其搞设计专业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一套老教材不可能用很长时间,想要按照教材去照本宣科地解决问题也不可能。第四,无板书。板书几乎全在画上,有时老师可能会写标题和画论,但更多的是手把手地教学。

高教授认为,未来美院的教学发展需要往两个方向走,一是要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二是要根据现在的发展形势,不断地创新,走出自己的路子。而学生则应加强基本功训练,多看、多画,不能因循守旧,一定要突破传统思维。这样,学院和师生才能共同成长。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高教授认为,美术对党和国家的意义有两大方面。一方面,美术应该丰富生活,走进千家万户,做到艺术为民。另一方面,美术应该是发自艺术家内心,是一种正面的、正义的、对社会有影响力的、对人民群众有号召力的作品。

今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高教授也在最后分享了他的感悟。高教授说,自己出生一百多天后,也就是4月份南京就解放了,可以算作是共和国同龄人,成长过程与共和国同步,所经历的一切与共和国风雨同舟,是祖国从一穷二白到国富民强的见证者,也是祖国发展兴盛的得益者,他衷心地祝愿祖国越来越好。

Copyright © 2009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学林路2号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