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勤教善研育桃李,经世致用蕴匠心
——商学院姚海明教授访谈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06-05 浏览次数: 4075

5月29日,档案馆副馆长薛艳、档案收集部刘婧婧、文学院学生杨淑敏,一行三人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姚海明教授。访谈中,姚海明教授就南师大的学习与工作的经历、科研工作的成果、中美贸易战升温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体会。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姚教授展望未来,表达了对祖国的美好祝愿。

姚海明教授历任南京师范大学政教系经济教研室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经济法政学院经贸系副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院长,期间还担任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副会长、澳门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等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谈及在南师最难忘的人和事,姚老师首先提起了他当时的系主任,也就是后来南师大党委书记冯世昌老师。在教学上,冯老师务实细致,讲课生动。在生活中,他呵护学生,关注学生的需求。姚老师谈到,他之所以会留校从事教育研究事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冯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在教学方法上,姚老师深受李政坤教授的影响。李老师逐步教导他如何教学。其中,李老师提出的两点要求:一是认认真真学习,二是扎扎实实备课。姚教授始终将这两点谨记于心。谈到对他影响最大的同学,最难忘的是公丕祥老师。公老师思维方式独特新颖,重点研究法哲学,抓住两学科边缘以谋求深度广度。姚老师的科研正是受他的启发,抓住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边缘,定点与企业制度研究。

姚教授认为作为一个教师,首先,师德要好。身为教师,正是凭借品德和为人让学生信服。在动乱年间,姚教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身心,为迷失在斗争中的学生指点迷津,使他们安然度过那段混乱的时期。其次,要有一个教学的态度,即教态。姚教授对自己的备课提出两个要求,即研究同类的教科书并掌握这门课所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的知识。只有做到这两点,讲课的范围、内容才能广。最后,让学生理解。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一种思辨方式。学一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学一种思辨方式。教导一门课,就要把它的思维体系告诉学生,而不是教学零碎的知识点。
在不断的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中,姚教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他说:“当时我的教学形成自己的风格了。我受三个人的影响,上好一门课,要有李振坤的激情,孙伯鍨的思辨,林德宏的幽默。”教学的激情使课堂负有感染力,思辨能力让学生逐步理解,幽默生动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三要素交织成姚老师自己的教学风格,也影响着他一代代的学生。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南师工作的三十多年中,姚教授立志初心,砥砺前行,培养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广受学子爱戴。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姚海明教授科研成果颇丰,尤其是1994年以后将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有关理论结合起来研究现代企业制度问题,先后在《当代经济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论联合产权》等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了《企业制度创新论》等学术著作5部,主编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等教材6部,还主持了江苏省重点工程项目《江苏省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研究》等4项省政府社科研究项目和两项国家课题的子项目,都获得了省级优秀科研项目奖。

谈及自己的科研工作,他着重提出了两点。第一,科研重点要从边缘出发去考虑。一个专业有很多研究方向,从边缘出发,不但能丰富已有科研,还能以点突破,谋求更多的发展。姚教授以自己为例,提到企业制度既涉及管理学又涉及经济学。从经济学方面,企业制度体现为制度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派。从管理学方面,企业制度则是一个非常关键性的问题。因此,他将自己的科研重点定位于此。他另一科研重点是研究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经济学里一个永恒的主题,即公平效率问题研究密切相关。他借助该项研究的前期成果,曾拿下江苏省的一个重点课题,江苏省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研究课题。找到科研工作的点是重中之重。第二,他强调科研要与实际相结合。科研不能够纯粹地仅仅局限在理论研究,实际问题的研究更加重要。一方面,姚教授提出科研要研究前瞻性的问题。前瞻性的问题就是在事件还未发生时提前攻克。比如,关于农村土地问题,姚教授提出并牵头研究整个土地流转的一个问题,此项研究曾获得国务院参事室的表扬。另一方面,科研要讲究应用性。高校的老师应该跟现实社会联系,跟企业联系。以企业制度为科研重点的姚教授,运用自己的研究,联系不同企业的特点,制作不同的方案,挽救了一个个濒危的企业。为南京基础设施开发总公司制定方案,帮助该公司培训员工、拟写营销策划报告、制定经营战略,令其起死回生,赋予其新的活力。在为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改制中,他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企业理念告知,为其制定准确而科学的控股份额,使其工作效率提高,改变了企业风貌。

学以致用,经世济民。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开心的莫过于自己的成果得到认可。姚教授通过自己的方式,将所学与所做结合,为社会作出贡献。

人生贵有胸中竹,经得艰难考验时

在问及商学院的发展历程时,姚教授感叹到:“南师大商学院的发展是不容易的,这个道路很艰辛。”商学院前身是经济法政学院,其博士点的设立历经坎坷,凝聚无数人的心血。商学院与数科院联合设立“空间经济学”博士点,逐步发展自己的博士点。姚教授对商学院的发展之路也提出一些建议。首先,商学院未来发展重点在于人才。教师都会有一个知识老化的过程。一方面,通过引进人才来注入新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老人”也需要自我提升,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同时,学院也要有目的地培养一部分人才。其次,商学院与社会关联密切,涉及面广,资源占有量大,与学校发展息息相关。

中美贸易之火愈演愈热,姚教授也从学科角度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姚教授认为从经济学这个角度上面来讲,特朗普是“文盲”。他不懂得最基本的经济学道理,使用历史上早已淘汰的重商主义。从贸易来讲,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说,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的禀赋资源说,是一步一步向前发展的。从最早的绝对利益,再到李嘉图提出的比较利益,再到后来是禀赋资源,一步步演进,而特朗普使用那一套却是绝对利益,回归到了开始,违背了历史潮流和客观规律。姚教授点出中美贸易战背后实质是政治博弈。美国的目的在于遏制中国。姚教授以华为为例,指出美国要求世界所有厂商不供货给华为,通过政治直接干预世界经济,霸道到极点。姚教授肯定了华为处理这一危机的态度和所采取的“B计划”,并希望华为能够挺过这次危机,完成“B计划”,给予美国重击。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美国人不会也不能改变中国的经济模式。这场战争的胜利必将属于中国。

身为共和国同龄人,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姚教授也献上自己的祝愿:“祝福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七十年,中国是天翻地覆的变化与发展。但愿我们在百年的时候,中国成为世界第一!”

Copyright © 2009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学林路2号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