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积微成著,不忘初心 ——社会发展学院陈振教授访谈记
来源: 发布时间: 2019-12-06 浏览次数: 3978

近日,档案馆副馆长薛艳、社发院本科生李晨、新传院本科生胡世鑫、美术学院研究生蒋浩一行四人采访了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陈振教授。陈教授从求学经历、教学与科研经验等方面,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此外,陈振教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章的获得者,与我们分享了奖章背后自己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与心得体悟。

陈振教授19311月出生于江苏海门。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师从中国宋史研究主要奠基人邓广铭先生,1959年毕业。历任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文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陈振教授始终在宋史领域锲而不舍地研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主持编写了《中国通史•五代辽宋夏金史卷》,合作主编了《简明宋史》(两主编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辽宋西夏金史》(副主编之一),另外还著有《有关于北宋前期的中书》、《关于唐宋庄园的几个问题》等论文。

史学追梦荆棘路,著作等身尊为师

《中国通史•五代辽宋夏金卷》共计一百五十二万余字,作为主编之一的陈振教授十分重视大通史写作事业,十多年间以此为中心,推掉了很多其他的工作,其中他撰写了多个章节,并且负责通稿的工作。访谈中,陈振教授强调了这部通史的重要性:“它不同于一般西方通史体例,而是将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加以改造,这是一个世纪工程,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所以要高质量的完成。”

陈振教授在完成本书的编著的时候,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在访谈中,陈振教授就与我们分享了其中的一个小插曲。当时学术界对宋史的研究,还没有涉及典制部分,陈振教授只能从头开始,带着严谨存疑的态度考证史料。例如在《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全史》中提及桌椅在唐末五代就已经普及了,但陈振教授对此保持了怀疑的态度。他细致考察了北宋、南宋时期国宴的座椅与坐姿,最后得出在北宋太宗时在正式场合还没有椅子的结论。他严谨的考据更新了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并被广为接受。

孜孜不倦学术行,广博细心谨治学

“细心,才能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陈振教授在谈及做学问的窍门时这么说道。他自豪地向我们分享道,邓广铭先生也曾称赞过他的细心。而且细心也正是他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细心不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更应该是我们写作时的基本素养,要仔细琢磨原文,引用材料更要特别小心。”

除此之外,陈振教授指出治学也需要建立在广博的知识基础上。“我是做宋史的,我至少要对唐五代辽金都比较熟悉。比如我做的宋代的制度的研究,这些都传承了唐代,所以做研究在自己领域内要做到广博。我写的唐史方面的文章,其实也是和宋史相关的。”基于自身的经历,陈振教授给南师学子提出了一点学习方面的建议:“希望大家能在大一大二广泛阅读专业内各类书籍,大三大四进行专门阅读与论文写作。”

艰难困苦葆初心,鞠躬尽瘁利国民

1949年,渡江战役胜利不久,中央做出了组建西南服务团的重大决策,本来准备前往福建支援建设的陈振教授响应中央的号召,前往了西南地区,并进入了重庆煤矿公会,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1952年,教育部做出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决定,这正处于建国初期需要科研、学术人才的时候,陈振教授又积极参加了高考,并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成为了国内著名的宋史研究学者。

“报效祖国有多样的方式。有些人在这里辛苦劳作,奉献了青春年华,比起在战场上慷慨杀敌,这同样是一种奉献,一种默默无声却同样伟大的奉献。”回顾新中国成立的七十年,陈振教授见证了祖国的沧桑巨变。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是祖国对陈振教授一生工作的肯定与赞扬,也是对我们南师学子的激励与鼓舞。作为南师学子,我们也应该在这个和平安康的新时代,传承前辈不畏苦难、严谨治学、为祖国奉献终身的精神,努力奋斗,不断前行。

 

 (文:李晨、沈璐遥,录音整理:胡世鑫;图:蒋浩)

 

 

Copyright © 2009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学林路2号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