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一个爱心传递30年的光阴故事 ——南师档案见证助学济困与扶贫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 2020-06-09 浏览次数: 2326

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朱敬文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档案

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活动照片档案

从奖学金到助学金,持续资助30年,惠及14328位青年学子及其家庭,在南京师范大学,“为国储材,自助助人”的朱敬文奖助学金已经成为一种象征,诚如1998年度朱敬文奖学金获得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时曾言,“朱敬文奖助学金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物质奖励本身”。广大南师学子在敬文精神的感召下,不仅立志成才,顺利完成学业,投身国家建设,还在国家扶贫发展的道路上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从2002到2020年,241名优秀志愿者主动参加支教团,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去爱心与希望,他们中有许多是朱敬文奖助学金的获得者。今年6月9日是第十三个国际档案日,宣传主题为“档案见证小康路、聚焦扶贫决胜期”。让我们一起用档案,见证这个爱心传递30年的光阴故事。

•三十载南师情,资助育才暖人心

自1990年以来,朱敬文先生在南京师范大学所设立的朱敬文奖助学金已经经历了30个春秋。朱敬文、朱恩馀先生一家两代人矢志资助,慷慨解囊,帮助广大学子而不计得失,其意义远大于奖学助困,而是成为了一种肯定与荣誉,激励着南师学子。在这30年间,朱敬文教育基金会对南京师范大学累计资助人数达14328人,金额逾1600万元,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等艰困时期也没有中断。朱敬文奖助学金历经30年的摸索与实践,成为在南师投入资金最多、获奖面最广的奖助学金项目。



    •敬文碑屹南师,春风化雨桃李情

打开档案,还能发现敬文精神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园里留下的足迹。
1998年,在美丽的随园校区建造了一处“敬文园”,以弘扬敬文精神、激励后人。“敬文园”虽不大,但意蕴丰厚,它犹如雨露阳光,沐浴着满园桃李。


    敬文图书馆的出现,使得仙林大学城增添了一处知识的殿堂。无数的南师学子们在敬文图书馆遨游学海,受敬文图书馆的恩泽饱享知识的盛宴。其中,朱敬文教育基金会襄建敬文图书馆1800万元。图书馆一侧的敬文林,则成为了相辅相成的一处美景。



•敬文情惠学子,润物无声育英才

敬文精神薪火相继,获得朱敬文奖助学金的优秀学子们已遍布祖国的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贡献与坚守。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精准扶贫评估研究中心主任刘彦随在1998年度朱敬文奖助学金颁奖典礼上作为获奖代表发言时曾言,“朱敬文奖助学金的意义早已超出了物质奖励本身”,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懈追求,立志成才。还有许多优秀的南师学子,在敬文精神的影响下,成为了国之栋梁。



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朱敬文奖助学金在南京师范大学一路走来的历程,也记录着在敬文精神影响下的30届南师学子。



 

•传承敬文精神,为扶贫挥洒青春

南师学子受敬文资助与激励,他们不仅立志成才,还在国家扶贫发展的道路上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用教育与奉献为偏远地区的孩子们带去希望。2002年党中央提出推进扶贫开发,巩固扶贫成果,南师大响应号召,加入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并组建研究生支教团,开始了爱心与梦想的启航,开启了一段热血与传承的青春故事。


    2002年,五位南师学生从南京出发,来到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开始了研究生支教团的第一步。放眼望去,是绵延的荒山、破旧的土房子。这里生活条件的艰苦,虽然超出他们的预期,然而,他们全然不顾生活条件的简陋,忘记一路奔波的辛苦,快速投入到自己的教学工作岗位中,把知识的力量和希望的种子植入孩子们的心田。“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志”,他们坚信教育的发展会对当地带来根本性的改变,知识能化为无形的力量。

 



•热心公益事业,助力脱贫攻坚战

在支教的同时,南师学子还结合志愿服务,积极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参与服务地中小学发展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募集资金为长期缺水的张石小学通上自来水;他们联系慈善基金会与企业,筹集爱心捐款并建立多座爱心图书馆,为特殊学校的孩子举办大型画展、成立艺术团……他们的成果在连续四届在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获得金奖1项、银奖4项,支教团还多次获得“镜头中的最美支教团”,成为了志愿服务的优秀典型。


    •星星之火,汇聚希望之光

自2002年研究生支教团成立以来,南师大共向新疆伊犁自治州昭苏县、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贵州省独山县、四川省绵竹市、重庆市大足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等地选拔输送了241名优秀志愿者。一路走来,每一位支教团都为西部教育的建设增添了贡献性的一笔。与可爱的孩子们一年相伴,他们也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了自己,留下了不同的回忆与感受。涓涓细流,终将汇成大海;泉眼无声,终将静水流深。

今年是国家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中华民族第一个“一百年”梦想即将实现。“不管走了多远,都要记得来时的路”,而南师档案,不仅完整记录着这个爱心传递30年的光阴故事,也在记录着一个个动人的爱心资助故事,还在记录着南师学子走出校门后的责任担当,最后留下的是大家一起助力国家扶贫发展的时代印记!
(档案馆龚子秋、团委张玉清供稿)

Copyright © 2009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南京市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学林路2号 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