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档案馆全体动员,多形式参与学校120周年校庆工作,档案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的理念得以实现。
档案馆负责的“南师校史文化”公众号自2021年创建以来,共推出原创文章85篇约50多万字。这些推文出自学校的老领导、专家教授、档案工作者、青年师生和校外人士之手,内容丰富,包含深情,引起了校内外的广泛关注。“南京师范大学百廿校史上的中国第一”一文,所研究得出的诸多结论,如“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高等师范学堂”等,更是被学校广泛采用。该篇推文也被“方志江苏”等多个媒体转载。
8月底,由档案馆负责的南京师范大学校史馆出新工作顺利完成。出新后的校史馆以东方园林风格为设计理念,大量吸收来自随园校区的文化元素,并辅以声光电技术和近现代名人信札,整个校史馆显得古典而又现代。新设的临展馆展出“南京师范大学21世纪以来建设成就展”,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成绩。9月5日-8日,2022级本科新生顺利参观校史馆。
南京师范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群星璀璨,大家辈出,众多蜚声海内外的知名学者在此主政和执教,积淀了深厚的学术底蕴,形成了“正德厚生 笃学敏行”的文化品格。9月9日上午11时,档案馆参与主办的“百廿芳华 大家风范——南京师范大学校庆120周年大家文献展”开幕式在仙林校区敬文图书馆举行。
9月10日上午10时,南京师范大学庆祝教师节暨建校120周年创新发展大会在仙林校区体育中心隆重举行。创新发展大会以“百廿芳华 厚生致远”为主题,档案馆馆长姜晓云参与部分文字特别是校庆专题片的审读工作。校史讲解队的吕奕铖同学在创新发展大会上以诗朗诵献礼百廿,还讲述了自己三年来在校史讲解队进行志愿服务收获的感动与成长。
9月10日晚上7时,庆祝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专场演出在仙林校区新北大礼堂隆重举行。晚会以“百廿之光耀未来”为主题,第一篇章《星光璀璨》展现了我校自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创办至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成立这段时期的峥嵘校史。由档案馆馆长姜晓云担任编剧的《大先生说》,展现了几代教育大家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主张,生动塑造了我校“大先生”们潜心耕耘、著书立说、立德树人的人物群像。此外,档案馆还参与了专场演出的文学统筹与节目审读等工作;校史讲解队的唐朝浠同学还担纲专场演出的主持。
9月10日,“百侣三江 毓秀金陵——四方文化集团捐赠南师大近现代教育文献展”在随园校区华夏图书馆开幕。档案馆在此次捐赠、数字化、展出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该文献中与校史有关的内容,也在校史馆同步展出。校庆期间,档案馆还收到了许多来自校友、社会人士的校史文献捐赠。
11月22号,由学工处、档案馆主办,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南京师范大学首届校史文化节之“习百廿校史,谱时代华章”校史知识竞赛决赛在化成楼三楼演播厅举行。本次竞赛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积极参与以及相关部门和老师的鼎力支持。决赛采用积分制,前三轮比赛单独作答,分别为三江创业(必答题)、薪火相传(抢答题)、展翅翱翔(风险题),最后一轮比赛为百廿芳华(团体作答)。比赛现场气氛火热,各队选手你追我赶,全力以赴,充分展现了南师学子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积极向上的青春风采。
乘着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的东风,各学院纷纷开展院史文化研究与展示活动。档案馆为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等学院核对校友名册提供历年学生毕业名册、部分录取名册近500卷,为图书馆、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举办展览提供照片利用百余张,并为生命科学学院编院史、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做纪念册提供了可靠数据。在120周年校庆年,校史文化热潮涌动校园、催人奋进!